天空中的眼睛

太空科學中,繞著「恆星」(如太陽)運轉的星球稱為「行星」(如水星、金星、地球等),而繞著行星運轉的星球稱為「衛星」(如月亮)。由人類所製造,在太空中繞著行星或衛星運轉的飛行器,我們便稱之為「人造衛星」。衛星依其使用目的,大致可分為︰科學衛星軍事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資源衛星導航衛星等。


科學衛星

科學衛星能夠克服大氣層的限制,提供在地球上所得不到的太空訊息。研究人員便能對外太空環境、太陽及地球磁場等進行科學研究。而且還可以在醫學、生物學及物理學等科學領域加以應用。中華衛星一號便是一枚科學實驗衛星。

軍事衛星

軍事衛星在戰爭期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可利用功能強大的照相器材,拍攝敵方軍事地點及部隊移防等詳細照片,以提供作戰單位情報分析。波灣戰爭期間,美國便運用此一利器,取得軍事上絕對的優勢。

氣象衛星

氣象衛星有兩種運行軌道。一種在地球的同步軌道上運行,恆定地觀測地表上大約三分之一的面積。另一種在極軌道上,以每12小時一次地覆蓋整個地球表面。氣象衛星可測量地表和大氣溫度,記錄風速和雲的移動,並預測降雨區域,以方便氣象學家預報準確天氣。

通訊衛星

通訊衛星是長距離通訊的一個極佳中繼站,它能克服橫跨海洋和大陸的無線電通訊傳播時所遭遇的困難。大部分的通訊衛星都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(即同步衛星),看起來就像在地球上空的特定點上靜止不動一樣。

資源衛星

資源衛星能夠預報森林火災、管理水利資料、測繪地圖、估計農作物的產量、測量冰河的移動及大氣與海洋污染等。現今更可用於幫助動物學家觀測如北極熊等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。規劃中的中華衛星二號便是一枚資源衛星,它的影像解析度將可達5公尺×5公尺。

導航衛星

美國及俄羅斯均有此類衛星。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(GPS)共有24顆導航衛星,飛行器可利用四顆衛星發出的信號來計算自己的位置、高度和速度。地表上空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及中性大氣中水汽含量的改變,均會影響GPS的訊號。預計由八顆微衛星所組成的中華衛星三號科學衛星,將可藉由分析GPS訊號的改變,用以研究大氣層及電離層的結構分布情形。